《黑鹰光伏》:太阳能的规模发展很快,但资本市场上,太阳能的市值是不是被低估了?曹华斌:这也是我比较苦恼的事情,跟股东也解释过,尤其是小股东,要在资本市场获利,企业的市值必须要起来,现在太阳能的市值确实是偏低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单晶产品价格的倒逼近期,单晶硅组件的价格持续下滑,之前曾有一线企业的高效PERC、大硅片产品的投标价格仅1.74元/W(详见:高效单晶PERC组件,含运费低至1.74元/W!)。2、组件企业选择某组件企业反应,在现有价格水平下,生产多晶组件没有利润,多晶产品即使降价,采购意向也不大。
根据PVInfolink上周的报价,常规多晶电池片的价格虽然出现下降,但主流价格仍然在0.8~0.82元/W之间。3、市场需求转向如前文所述,随着单晶组件产品价格的迅速下降,单多晶价差不足0.15元/W,单晶产品的性价比凸显。下半年以来,隆基、晶科、天合、晶澳等垂直一体化大企业都开始推大尺寸硅片。根据一线企业的反馈,4季度订单饱满,均以单晶为主。因此,投资商开始转向选购单晶组件,造成近期多晶需求减弱。
综合考虑组件端0.15元/W的合理价差,封装环节0.1元/W的成本差异,多晶电池片与单晶电池片的合理价差约为0.25元/W.目前,单晶电池片0.9~0.95元/W的售价,反推多晶为0.65~0.7元/W。无论是158.75mm还是166mm,都会倒逼常规156.75mm的产品成为技术相对落后的产品,不得不降价。与众多光伏行业明星企业同台竞技,足矣彰显能环宝品牌的魅力所在。
能环宝CEO寻婷婷女士表示,作为行业新星,能环宝荣获北极星杯最具影响力光伏电站运维品牌,一方面是业内专业专家对能环宝的认可与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合作企业及当地政府对能环宝的大力支持。能环宝受邀出席本次活动,并一举斩获北极星杯最具影响力光伏电站运维品牌奖项。据悉,北极星杯已经成功举办八届,成为行业标杆与晴雨表,通过业内专家的专业评选,让更多的新能源企业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据了解,能环宝系全球清洁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实现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
其次,能环宝始终以清洁能源的发展与应用为基础,不断进行技术改革,借助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储能技术、能源互联网技术、GIS技术等,将太阳能等新能源有效利用起来,通过三效一体的创新运维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最后,能环宝结合太阳能电站系统集成服务,以分布式光伏电站为基础,与工商企业达成合作,在其屋顶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通过科学、高效的运维能力,降低了工商企业用电电费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从而创造经济、环保价值。2019年10月24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联合主办的2019光伏新时代论坛暨北极星杯2019光伏影响力品牌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
能环宝积极响应国家打响蓝天保卫战的政策号召,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通过分布式太阳能的发展,让更多企业参与到环保事业当中。在今后的发展中,能环宝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立足于新能源的发展,并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绿色环保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寻婷婷女士如是说。通过现场对能环宝副总裁韩菲女士的采访得知,能环宝在人才驱动、技术革新、模式创新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突破但是电不一样,我们上网的风电、光电和到用户终端的电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发电出力曲线和用户的用电曲线是不一样的,所以电网跟其他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方式不同,输电和其他运输方式有一个本质的区别,是电网需要有一个再加工的功能,也就是平衡调节的功能。
如果大家从这个角度看这个问题,能够更好理解一些。第二,电源引导电网一定是大基地,对于分布式、分散式,为什么不能电源引导电网呢?因为它本身要就近应用,大家也讲了分布式电源就要就近应用,甚至我们分布式专委会的徐晓东老师提出分布式电源应该不具备公共电源的属性。光伏的累计利用率达到了将近98%,弃光电量是31.4亿千瓦时,目前西藏比较特殊,因为它主要是光伏,别的没有什么,新疆、青海又比较偏远,送又送不出来,本身电网也比较小,只有这三个地方,西藏、新疆、青海太阳能光伏利用率没有达到95%。我们一定要发展新能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有没有必要去承担比发达国家更高的发展成本,其实核心问题是这个问题。
所以对于我们判断,今年新增的规模大概可以达到3500万千瓦左右,但是从我们现在看到的数据来讲,从电网这边办手续的这些数据来看,好像是还可以,但是人家投不投我们也不好说,反正是有一些手续已经在办了。首先,我们认为现在新能源,2017年是5300万千瓦,2018年是4700万千瓦,2016年大概是3000多万千瓦,2017年确实出现了比较大的装机量,当时也是受政策影响,2018年稍微降了一点,刚才王进主任提到有些人认为是电网制约了新能源的发展。
有八个省的太阳能光伏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除了青海、新疆、山西以外,其余的全部在中东部地区,装机最大超过1000万千瓦的多半在中东部地区。现在改革的形势,可能大家没有深刻的感觉到,但是作为电力行业的人我们感觉还是进展非常快的。
从类型来看,风电我们统计了一下新增的,新增的装机容量大概1308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97亿千瓦,排在前几位的,非典有一个明显的倾向,河北、河南、青海、山西、内蒙,河南主要是可能有一些分散的风电,但是大家看大多数好像在往西北方向走。事实上,新能源分两类,一类是集中式,基地式新能源发展按照传统电力规划原则,先明确电源规划再配套电网规划,以电源引导电网,一般没有太大争议,但是对于分布式的电源,从国际惯例以及目前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相关文件来看,考虑系统综合供电成本,遵循的都是电网引导电源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电网接网和消纳条件成为年度建设规模管理的重要前置条件。我们知道没有补贴肯定就没有这么大的规模,补贴要慢慢退坡,我们觉得在补贴退坡的过渡期,能够每年保持5千万到6千万的风光新增规模,我们认为对行业发展来讲,对咱们国家整个能源供应的成本来讲,虽然大家说新能源没多少,但是在有一些地方影响可能还是有一些的,所以我们认为可能是相对维持这么几年,到了2021年以后,如果说咱们鼓励先进,有一些行业能够成本更低,特别是有一些性能更好,所以我们也听说有一些行业,比如说像风电、光电最大的问题还是波动性的问题。关于十三五今年的规模判断,今年我们认为整体政策出台的比较晚,大家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今年光伏行业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出口方面,海外市场还是比较好一点的,整个从出货量来讲,国内市场有比较大的下滑,但是我们了解,可能海外市场有相对互补的作用,所以应该对整个行业来讲,今年也不算是一个寒冬。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到今天,网源协调的一个最核心的原则问题,从规划的角度需要考虑和明确的是,我们新能源的发展到底是新能源发展引导电网发展,还是电网发展引导新能源。大家看德国,看所有的发达国家,只要新能源比例高了以后,最终它带来的是终端用户的用电价格是要提高的,回避这个谈问题,好多问题无解。
所以回到正题,我们看看一到前三季度的整体情况,我们认为新能源应该进入到一个发展的平台期,我们谈消纳,不可能谈风电、光电,对于风电、光电是属于自然资源出力波动的不可调节电源作为一类,消纳的时候风电、光电是要同时考虑的,电网考虑消纳能力一定是风、光建在一起算的。所以为什么要强调,我们认为现阶段对于新能源强调电网决定电源,是为了让我们整个新能源的利用成本最低。
咱们的风电,实际上一直占全球新增规模的一半左右的水平。大家说德国可能做得很好,德国的比例能到多少。
户用光伏,根据水规院的数据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今年的指标,10月31日可能就是咱们今年截止的时间,所以10月份我们认为还会有一批。所以我们如果从性能上能够提高,核心的指标提高风电、光电的等效利用小时数,如果这个方面有突破,特别是风电、光电利用小时数能接近煤电的一半,我们认为对风光行业规模化发展都是非常好的,但是也比较难,靠老天爷吃饭不是我们说了算,但是技术上怎么能够提高风光的利用小时数,我想这是行业创新的非常重要的方向。
因为大家也知道,这两年一直在降终端的电价。对于新能源网源协调发展的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新能源的发展到底是电源决定电网,还是电网决定电源?新能源是分两类,一类是分布式和集中式,对于集中式的大电源,电源决定电网,这是我们传统电力规划的原则,但是对于分布式,我们看所有的国家关于分散式风电也好、分布式风电并网所有文件里面的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对现有电网进行大的改造,利用已有的电网的变电和线路的容量,这是两种型的差别。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最新光伏消纳情况及解读》2019年是光伏产业承上启下的一年,平价上网之后,光伏将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光伏新时代即将开启。分布式来看,基本上前三季度户用指标在10月底,9月份分布式的增量还是略有提升,前三季度新增的分布式光伏大概810万,新增分布式最多的主要是山东、浙江、江苏和河北,截至到9月底,全国分布式累计的装机容量大概是5760万。
重点关注的是光伏,确实前三季度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半年有明显的回落,我们把2016、2017、2018年数据也做了比较,大家可以明显看到前面几年有630抢装的影响,有一个比较大的高峰期,因为今年整个光伏政策出台的比较晚,所以今年其实从年内来看相对来讲是比较平稳的,19月份光伏新增容量大概是1612万千瓦,仅为去年同期新增装机的47%,累计全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大概是1.9亿千瓦,排名前五位的除了青海有配套的、外送的电源以外,其他的实际上就像浙江、安徽这种中东部地区还是比较多一些的。从集中式来看,全国新增的大概是不到800万,新增地面光伏电站最多的主要是青海、山西、新疆和陕西,累计的集中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大概1.33亿千瓦。
所以咱们从国外的很多经验来看,现在的问题是,行业内的人要更多的关注新能源怎么面临这个市场,在国外,无论英国、美国、德国,并没有说新能源进入市场就完全没有所谓的激励或者相关的政策,前面也讲过很多,实际上还是有一些配套的,比如说通过差价合约,就是说核心的问题就是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不能以最后的平均价,只要保证市场平行价结算,还是相当有竞争力的,但是这个政策什么时候出、什么条件下出,也是考验我们下一阶段政策非常关键的点。比如说我用京东的物流买一个生鲜,出厂到用户手里是一样的,不能说我买大闸蟹送到用户就变成皮皮虾了,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如果不主要上网、不新建输电线路如何引导电网规划呢?所以对于分布式的电源,一定是电网引导电源发展。集中式的大概新增的是775万千瓦,分布式的806万千瓦,也是跟去年有比较大的明显的变化,就是我们今年从前三季度的量来看,分布式装机的新增规模已经超过了集中式的。
第二个,刚刚也提到财政部的补贴,核心观点是,降低了补贴强度、简化拨付流程是解决补贴问题的关键问题。目前看,一定是新能源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平台期,19月份,风电、光电加起立的累计新增装机容量是2920万千瓦,新增的是将近3000万千瓦,累计的大概是3.9亿千瓦,同比增长是12.6%,尽管增速明显下降,仍然还是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我认为这个认识需要得到更正,否则很难对新能源的发展有个更理性,更客观的认识。北极星电力网与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将于10月24日在北京举办《2019光伏新时代论坛暨北极星杯2019光伏影响力品牌颁奖典礼》,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光伏APP将全程直播,如需我们直播您的会议,请联系:13693626116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在论坛上做《最新光伏消纳情况及解读》演讲,以下为发言实录:李琼慧:感谢主办方邀请我来到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大家也讲了,好像今年的光伏确实比大家预期的要小一些。
大多数地方都是利用小时数提高,宁夏基本上持平,略有下降,整个光伏今年的利用小时数比去年还是有一些提高。值得一说的是甘肃,甘肃咱们多年来是红色预警期,风电、光伏弃电率都比较高,今年19月份甘肃太阳能的消纳形势是明显好转,光伏利用率从去年的不到95%,到今年前三季度利用率水平已经超过了95%。
因为大家也知道,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换句话说,咱们经常有一个天问,你说美国特别明显,他的风资源、光资源,包括传统能源的资源比中国多了去了,也比中国富裕,为什么美国新能源的装机规模和利用规模比中国还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新能源是贵的。对于新能源大家需要关注他的出力特性与煤电的差异性,可能有些人对我也很有意见,怎么一说新能源就讲出力特性,挑新能源的毛病,但我想说这是新能源的特点,这个特点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即使发电侧平价,带来的终端用电价还是高于常规电源的电价。
对于平价项目,今年实际真正承诺并网的只有450万,虽然第一批平价项目光伏大概是1500万左右,实际上2015年的项目只有450万,实际情况对今年的增量影响不是太大。从开发的布局来看,光伏呈现比较明显的中东部均衡发展的态势,截至到9月底,太阳能累计发电装机占比,西北大概是27.3%,华东是24.9%,华北是24.5%%,三北地区占比大概和中东部地区的占比特别巧,前三季度正好他们的比例都是48.9%,正好比例是相同。
汉能在立足于国外各个公司的技术优势基础上对技术转移进行规划,派中国研发团队到国外公司,在研发生产一线上与海外团队合作,使国内团队能够掌握核心技术。 [阅读]
而在电池端,他们利用TOPCon技术,在电池背面加上没有图案(patterning)的钝化接触层,不仅简化制造过程,还能有效提高转换效率 [阅读]
一年前,单晶硅片市场份额在国内跌到冰点,降低到18%,单晶硅片甚至和多晶硅片同价,到现在的单晶从媒体到实业,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年内单晶冰火两重天,实现完美逆袭。 [阅读]
有序建设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大型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加快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 [阅读]
西部地区集中式光伏电站积重难返的弃光问题正在逼迫光伏企业积极开拓新的主战场。 [阅读]
根据不同的地形情况,支架设计为可调节方案,倾角、间距、立柱高度等可灵活调节 [阅读]
设备利用小时7042小时、同比下降361小时,已连续3年下降,其中,辽宁核电设备利用小时为4982小时,主要是因东北地区电力过剩、加之近两年多台核电机组陆续投产,导致部分核电机组降负荷运行甚至停机备用 [阅读]
而1366完全解决了应力的问题,使得效率不断提升。 [阅读]